以客户为中心意味着给予人们应有的关注。在过去的博客中,我提到了我对哲学的热爱。毫无疑问,我所坚持的概念之一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领域强调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善处于中庸之道, 避免过度和不足的极端。以勇气为例——美德过度则为鲁莽,不足则为懦弱。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其他美德。虽然它可能无法成为一个全面的伦理框架,但仍然值得思考。现代商业是众多有机会应用这一规则的领域之一。当然,21 世纪的企业环境肯定不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300 年代概念化的那样。但当今商业的几个组成部分可以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中受益匪浅。特别是企业权威,包括对产品、服务或职业领域进行有意义的谈论的能力。
关注客户
如果企业权威是理想的、黄金法则,那么权威过头就显 澳大利亚 whatsapp 号码数据库 得傲慢或居高临下。权威过少则显得无能。在本文中,我想重点谈谈前者。因为很多时候,企业为了展现权威而过度,反而疏远了客户。可悲的是,许多公司在不知不觉中就犯了同样的错误。
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举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妻子多次把车送到不同的修理厂。现在,我可以拧扳手,在需要的时候换轮胎或电池。但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我就完全不知所措了。正因为如此,我可能会对那些精通细节的人感到困惑,甚至感到害怕。尤其是当他们开始问我一些充斥着专业术语的问题时。所以,当几个修理工以为我和他们一样精通时,他们就直接说我听不懂。
然而,那些愿意花时间耐心解释细节的技师无疑会让我留下生意。他们不会想当然地认为我熟悉相关语言。尽管我对细节并不熟悉,但他们仍然以尊严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我。当然,这种理念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医疗保健、教育、制造业,等等。
两位客服代表在电话中帮助他人时展现出对客户的关注
客户服务
不幸的是,有些时候,企业会假设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一无所知,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愚蠢。我本人也深有体会。几个月前,VTR 的支持团队需要决定是继续使用现有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还是更换其他服务提供商,因此,我们与该公司的几位客服代表安排了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最后一次尝试,但实际上却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当前的服务提供商并没有真正把我们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因为,当我们提出对其服务的批评意见,并询问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们却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事实上,一位客服代表甚至试图解释订阅计划的基本原理——由于我们已经在该公司服务了十年,我们对此早已了如指掌。我们收到的这种居高临下的回应最终促使我们决定更换服务提供商。因此,我们再次提到了“ via media”(媒介)
的概念,因为在商业领域,我们不能假设客户拥有过多的技术知识,但也不能假设客户对更基本的概念一无所知。诚然,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界限很难界定。就组织战略而言,企业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无论是在哪个极端。